%E5%BE%A1.jpg 

國曆十一月七或八日、太陽黃經225度、是為『立冬』。立冬,依據中國習俗中象徵冬季的開始,而〝冬〞更是古字中表示「終了」的意思,更有著五穀成熟要收割起來收藏的含意,因此因應古人所講「春生,夏長,秋收,冬藏」,因此當節氣走到立冬,就進入了藏伏避寒的時刻。在古代黃帝必親率文武百官到城北祭冬神、還要賜予棉袍衣物等、此時水稻收割已全部結束、所以農諺云【立冬青黃割到空】、【立冬收成期雞鳥卡會啼】。

%E6%89%8B.jpg 

傳統習俗過完立冬象徵進入冬季,中國古人講春應「生」、夏應「長」、秋應「收」、冬應「藏」,中醫談到冬天「養生」就應該養「藏」,也就是你要注意避藏,房間窗戶要閉起來,不要老吹到寒風,讓自己的身體受到風寒等等。%E5%9C%8B.jpg 


在臺灣有一個習俗,就是所謂的「補冬」。因為古人認為冬天的天氣寒冷,需要補充營養,所以你會發現街頭的「羊肉爐」、「薑母鴨」等冬令進補餐廳開始高朋滿座了。除此之外,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、四物雞來補充能量,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,有句諺語「立冬補冬,補嘴空」就是最好的比喻。

冬季穴道按摩自我保健

%E9%86%AB.jpg 

中醫認為,天氣寒附,寒與腎相應,是冬季的主臟,天冷容易傷害到腎的陽氣,所以立冬一到,首先要注重養護腎臟。按摩太谿穴,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。太谿穴在足內側,內踝後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。揉按“太谿穴”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9點,一次按30下。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。用手指按揉,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,每天堅持按“太谿穴”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。

除了要注意添衣保暖,預防感冒外,每天抽空動手按摩幾個穴道,也可以有效緩和支氣管、呼氣道不舒服的情況。

%E4%B8%80%E9%A4%A8.gif 

1.迎香穴
位置:位於鼻翼兩側和法令紋的交界。

按摩方式:沿著鼻子兩側,慢慢搓按至眉心,上下來回持續約20次,感覺發熱即可。功效:改善過敏性鼻炎、預防感冒、流鼻水。

%E5%90%88%E8%B0%B7%E7%A9%B4.jpg 
2.合谷穴
位置:在雙手虎口往食指高起的肉丘處。
按摩方式:以另側的拇指,以均勻力道旋轉按壓穴道處,感覺酸麻即可。
功效:改善頭面部症狀和胃腸消化道不適。

泡腳養生,長壽之訣

%E6%B3%A1%E8%85%B3.jpg 

經常泡腳就可刺激腳部的太沖、隱白、太溪、湧泉以及踝關節以下各穴位,從而起到滋補元氣、壯腰強筋、調理臟腑、疏通經絡,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延緩衰老的功效。對防治各臟腑功能紊亂、消化不良、便秘、脫髮落髮、耳鳴耳聾、頭昏眼花、牙齒鬆動、失眠、關節麻木等症有一定的作用。因此民間有“睡前一盆湯,賽過人參湯”的說法。


御手國醫每日以黨參、黃芪、白術及其他珍貴藥材,每日精心熬煮之中藥泡腳湯,為您在逐漸變冷的冬日補氣健脾、生津養血。專業手技按摩足底,刺激血液循環,強化新陳代謝,讓您健康一整年就從冬季開始。



引用:台南御手國醫養生會館 - 經絡按摩|腳底按摩|精油按摩|肩頸按摩|平價按摩推拿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醫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