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》:「飲入於胃,游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。」造成水腫的病因,外感內傷都有,但主要病在肺、脾、腎三臟;肺、脾、腎三臟對體內水液的調控非常重要,任何一個步驟出差錯,都會導致體內水液排出不易而造成水腫。
●中醫認為造成水腫常見的原因有:肺氣虛、肺氣不宣、脾失健運、腎氣虛損、氣滯血瘀。
1.肺氣虛:
肺主氣(指呼吸的生理功能),氣行則血(水)行,氣滯則血瘀水停,體內的水透過肺主氣的推動才有辨法運行,舉例來說,透過運動可以加強心肺功能而增強肺氣,因此才會流汗;缺少運動而肺氣虛的人,體內水液流動不順且因為較少流汗,所以比較容易導致水腫;一般肺氣虛而水腫的人可於處方中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炮附子...等強心、補肺氣之藥。